图/《咖啡公社 》
【资料图】
图/《咖啡公社 》
虚假而陌生的好,和真实而熟悉的坏,我们的无意识还是会选择和趋近后者。遭受过明显躯体或精神虐待的孩子,长大后更容易寻求与父母相似(但又在某些方面比父母好)的替代性虐待者,撕心裂肺的爱和控制、虐待,竟然在最深度的体验里很难区分, 因为那都是无比紧密的链接和融合,比起冷漠、忽视、抛弃带来的孤寂和绝望,还是让人好忍受很多。任何形式的依恋,都比抛弃要好。 他们和我们有相似的伤口,敞露脆弱令我们心疼并想要拯救 这一点应该是最要命的吸引了。 我多次想到一个关于爱的传说:原本人类是两个头和心脏,四只手和脚……有天上帝动怒了,把每个原本的人劈成两半,每一对劈开后的人,一生的使命就是去寻找“另一半”,然后重新拼回原本那个完整的人。传说的标题叫“what is love” ? 结语是“love makes us complete”。 其实决定和“渣”伴侣在一起,是从我们感受到那个人是“另一个自己”开始的。相似的遭遇、伤口或情结,最能带来“灵魂伴侣”的默契和亲近,还有浪漫荷尔蒙。 灵魂深处的一致,和外在表现的互补,都像磁铁一样令两个个体紧贴,比如很爱照顾他人、牺牲自我并深深自卑的抑郁型人格,和极度以自我为中心、富有优越感的自恋型人格,就形成了完美配对,在对方那里可以安放和满足很多愿望。 看上去很“渣”的人,往往对应着某方面伤口太深重,由于太容易感到不安和被冒犯,他们先发制人,用恶劣的态度和行径保护脆弱的自己,也经常用主动抛弃对方来避免自己被抛弃。 但人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防御和假装,他们偶然坦诚自己的脆弱时,有类似苦难的伴侣往往会快速理解,非常心疼并试图更进一步包容、呵护,太想用无尽的爱把他们从痛苦的深渊里拯救出来,也无法放弃幻想和期待—— 要是他们好起来了,这段关系就太完美了。毕竟坚持了那么久,就这么放弃也太不忍和不甘了。图/《咖啡公社 》
据我粗浅的经验和理解,我们不太会因为强烈的委屈或怨恨结束关系,这些感受着实疼痛难忍,但依然关联着心中对关系的期待和深刻的链接感。我们更可能会因为感觉对方配不上自己而结束关系,因为那时是彻底绝望和放下,想到对方不再是爱恨交织的不平,而是羞耻和无奈。 无论如何,这段曾经美好如今疼痛的相遇,都让我们看见了自己的软肋,伤痛,力量和期许。接下来要做的,就是经由关系的裂痕深刻理解自己的伤痛,修复破碎的自我和丢失的价值感,也逐渐找到自己的答案。 成长的力量能带来愈发强大和完整的自我,以及稳定的耐心和希望:相信自己能找到更好的人,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对待。 到那个时候,是果断放弃糟糕的关系(像余秀华离开杨储策),还是再次冒险去容忍和修复、等完全绝望了再放弃(像孙兰花原谅王满银),就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找到答案了。 封面图源:《咖啡公社》 责编:Aurora,Alwaysfifi 点击名片,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!
有情绪困扰、压力焦虑、情感问题
“一听他说话我就血压飙升”:你可能遭到了「被动型攻击」豆瓣9.2分伴侣治疗纪录片告诉你:精神分析师如何进行伴侣治疗?
打开卡住人生的三道“锁”后,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
被误读为「焦虑」的10个创伤表现
戳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