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湖北天门,古称竟陵,三国时,竟陵县为吴国荆州江夏郡所辖。
2、秦始置竟陵县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西汉时,竟陵县隶属江夏郡。
4、新朝王莽将竟陵县改名守平县。
5、东汉,复名竟陵县。
6、三国时,竟陵县为吴国荆州江夏郡所辖五代时期,竟陵县一直为州(郡)治所。
7、936年(后晋天福元年),为避石敬瑭名讳(“敬”与“竟”同音),遂改竟陵县为景陵县。
8、天福五年,直隶防御州治所设景陵县。
9、后汉复名竟陵县。
10、元代,景陵县先后属复州、复州路,沔阳府所辖。
11、明代初期,景陵县为景陵卫。
12、1370年(洪武三年),撤卫改县,隶属沔阳府。
13、洪武九年改府为州,直属湖广布政使司,景陵县属沔阳州所辖。
14、1531年(嘉靖十年),沔阳州改属承天府(治所在今钟祥市)所辖,景陵县亦随属承天府沔阳州。
15、天启年间,景陵县属承天府直辖。
16、清代,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(府治设今钟祥市)。
17、1726年(雍正四年),为避康熙陵寝名(景陵)讳,改景陵县为天门县,此名因县境西北有天门山而取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